(汶川县融媒体中心综合报道)9月4日8时开始,汶川县全域实施静态管理,全县群众非必要不流动,一夜之间,原本熙熙攘攘的无忧汶川“静”了下来。
每一次,当我们艰难着按下了“暂停键”,与病毒战斗时,不流动的城市里,总会有一些“守护者”,这些人中,有勇敢逆行的医护工作者、公安民警;不辞辛苦的志愿者、物资保供人员……他们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,冲锋在前,勇敢地奋战在抗疫一线。静态管理工作千头万绪,汶川社工按照县民政部门的统一安排,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,承担了繁重的防疫宣传、居民小区管控、卡点执勤、生活物质保障、电话访谈等工作任务,汶川疫情防控一线,处处都有这些“守护者”的身影。
大同社工周联忠(左一)正在为社区居民登记疫情防控信息。他说,只有我们多跑一点路,群众才能少一分烦恼,社工的责任就是为老百姓排忧解难。
大同社工张莹,她正在七盘沟社区为群众送去生活物资。一天的奔忙,只为解决当地的群众的一日三餐,她说:“这很值得。”
在桑坪社区居民小区志愿服务站,大同社工杨晓琳正在向进出小区的当地居民耐心讲解疫情防控要求,她说:“静态管理是为了早日战胜疫情,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坚守岗位,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。”
“爸爸,妈妈,你们是不是忘记了我的生日……”这是阳海兵八岁的孩子发给他的微信信息。阳海兵和他的妻子赵文艳都是大同社工,他在微信中写到:“遗憾的是遗忘了家人的生日。但看到微信的那一刻,感到莫名的温暖和理解。今天的经历,相信在宝宝的人生中,定会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,成为指引人生前进的灯塔……”
在水磨镇凤凰村疫情防控卡点,启创社工高开明(左一)将爱心商家捐赠的物资送到疫情防控人员的手中。“疫情防控需要什么,我们就做什么。”疫情持续,启创社工表示,还将继续奋战在汶川这片热土,守护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。
“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?”阿坝州“黑籽儿”社工韩流拨通了映秀镇特殊困难群众的电话,疫情防控期间,“黑籽儿”社工对辖区内困难老人、独居老人、困难儿童、留守儿童、困难残疾人开展了暖心电访及线上关怀服务,“我们还会在电话中了解并记录下他们的需求,并在此后的工作中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。”“黑籽儿”社工说。
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,汶川大同社工15名工作人员,化整为零,为县城群众提供物资采办并送货到家服务;开展医疗服务;承担小区值守任务;协助进行核酸采集警戒场地布置;开展信息登记和电话热线服务。
启创社工7名工作人员与27名志愿者一道,在奋战在水磨、漩口等镇的核酸采样、卡点执勤、社区微帮服务一线。配合各镇、村社从严管控,静态管理,坚决阻断疫情传播。
阿坝州“黑籽儿”社工3名工作人员与30多名志愿者,在积极投入映秀镇等地的核酸检测服务、入户排查、电话慰问和帮扶特殊困难群众、疫情管控卡点出入登记、值守执勤等工作中。
家是最小国,国是最大家,汶川社工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仰与政治自觉,我们坚信,今天我们静下来,是为了明天能更安全地动起来,无论是“静”还是“动”,都是对家的用心守护。